息县乡贤自办农耕文化馆:追忆农耕文化 感受乡愁情怀

息县融媒体中心

2024-07-09 18:02:43

息县融媒体中心7月9日讯(全媒体记者 李素峰 崔思琪)留住乡愁,传承文化,文化馆是传承乡土文化,涵养文明乡风的重要载体。近年来,我县注重引导更多乡贤、村民参与支持家乡文化建设,项店镇张庄村六旬老人文学亮就在家中自办了农耕文化馆。

580A2109.JPG

在项店镇张庄村村史馆,许许多多农耕文物尽情的陈列在这里,据村史馆负责人介绍,这里面有多件物品是由张庄村六旬老人文学亮提供,记者走进项店镇张庄村文学亮的家中,发现文学亮的家中珍藏着许多老物件。

文学亮,今年61岁,中共党员,息县项店镇董围孜村农民,2023年4月被中共息县县委统战部评为2022年度“十佳新乡贤”荣誉称号。今年5月份,文学亮利用自己位于项店镇农贸市场内的房屋,自办了农耕文化馆,将自己多年来收集的、纺车子、坜渣起子、风箱、电话、报纸等民俗物品展出。

580A2143.JPG

【项店镇收藏家 文学亮:我是从2000年开始收集农耕器具,跑遍了湖北、安徽、河南等地收集农耕文物上千套(件),大多是一些民俗用品。目前为止总共收集了有犁、耙等三百多件农民生产生活用品,以及三千多件民俗用品,免费向群众开放。】

这里一件件的老物件摆满了三层楼,每一件都与生产劳作、衣食住行密切联系,提及这些老物件,文学亮滔滔不绝的讲述他们的来历和用处,上世纪50年代的红车、煤油灯,70年代的自行车、收音机等,这些老物件被文学亮用心聚拢起来,就是一个时代的缩影,再现着往昔岁月的故事。

580A2140.JPG

【项店镇收藏家 文学亮:为的是留住传承了上千年的农耕文化,留住乡愁,更好教育下一代铭记历史,记住老一辈创业的艰辛,要珍惜这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】。

【项店镇宣传办公室主任 董殿锐:文学亮作为我们镇乡贤之一,能够坚持几十年来收藏这些老物件,并且免费对外开放,比较难能可贵,宣扬了我们的农耕文化,丰富了文化振兴内容,促进乡村振兴建设。希望通过农耕文化展陈馆展现农耕器具的时代变迁,留住百姓记忆,把好村风、好民风、好家风以及前人的文化和故事一代一代传承下去,让年轻人以后能够感受到乡情,留得住乡愁。】

文学亮自办的农耕文化馆较为全面的展现了农耕文化的发展脉络,是千年农耕文明的文化瑰宝,不仅承载了老一辈子人的念想,也成为了重要的教育场所,必将助力赓续乡村文脉,厚植乡村精神文明沃土。


966浏览
热门评论
暂无评论

云上息县客户端

立即下载